学术活动

第三届成思危全球奖颁奖典礼暨经济与管理前沿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京举行

  • 12月16日,第三届成思危全球奖颁奖典礼暨经济与管理前沿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京举行。大会由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基金会成思危基金共同主办,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王艳芬,欧亚科学院中国中心常务副主席、科技部原副部长张景安,纽约大学教授、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Thomas Sargent,中国工程院院士、合肥工业大学教授杨善林,丝路产业与金融国际联盟理事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曹文炼,国务院参事、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石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原部长李善同,中国期货业协会原会长洪磊,成思危基金理事长成卓,以及来自经济、金融、管理等领域的多位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和高校师生现场参会,会议同步进行了网络直播。

    大会现场

    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王艳芬首先致辞,代表国科大欢迎与会专家学者的到来。王艳芬表示,成思危先生为推动我国经济与管理学科的研究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作为国科大经管学院的首任院长,成思危先生带领学院在复杂性科学、虚拟经济、数字经济等领域积极开拓创新,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为学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积累了重要的实践经验。她简要回顾了国科大的建校与发展历史,以及在培养创新人才、加强数字经济研究等方面取得的累累硕果,希望科研人员和青年学者学习成思危先生一丝不苟的学术精神和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不忘初心、勇攀学术高峰。最后,王艳芬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

    国科大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王艳芬致辞

    因流感未能亲临现场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思危奖评奖委员会主席陈昌智,特意准备了书面致辞,委托成思危基金理事长成卓代为宣读。致辞中说到,“成思危全球奖”今年评选的是用复杂性管理的方法研究数字经济的优秀成果。这一评选方向是评奖委员会根据成先生生前的研究方向,经过多轮讨论确定下来的,对于现阶段中国经济管理和发展来说,是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陈昌智指出,提高我国数字经济管理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是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必然要求。他希望成思危全球奖能激励学者们像成思危先生一样,不断努力,深入调查研究,为中国特色的改革发展之路提供创新的经济管理理论。

    成思危基金理事长成卓代为宣读陈昌智致辞

    国科大经管学院院长洪永淼主持会议

    接下来,评奖委员会联席秘书长曹文炼介绍了评选流程并宣布第三届“成思危全球奖”评选结果。“成思危全球奖”由成思危基金在2018年设立,主要奖励国内外学者在成思危创立或从事的研究与实践领域进行深入探索,提出重大和创新性的经济或管理理论、方法,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优秀成果。2023年第三届的评选方向是用复杂性管理的方法研究数字经济的优秀成果。本届的国际获奖成果为美国纽约大学教授、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Thomas Sargent的“Helping bring ‘rational expectations’ into macroeconomics and time series econometrics”,该研究成果将“理性预期”引入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创建了现代动态宏观经济的微观结构基础。国内获奖成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合肥工业大学杨善林教授的“复杂产品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理论及应用”,该研究成果构建的复杂产品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理论与方法体系,为国内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系统化的基础理论支撑。

    评奖委员会联席秘书长曹文炼宣布评奖结果

    国科大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王艳芬为Thomas Sargent颁奖

    欧亚科学院中国中心常务副主席、科技部原副部长张景安为杨善林颁奖

    嘉宾合影

    之后,由曹文炼主持,两位获奖者分别作主题演讲。

    Thomas Sargent以“Promises and Limits of Machine Learning in Economics”为题,从人类智能谈到人工智能,指出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源自统计学、生物学、经济学、物理学这些人类存在认知障碍的领域,并进一步指出人工智能表面下隐含着更深层次的内容,比如价格与价值、博弈论、分布式计算、动态规划、蒙特卡洛模拟、竞争与适者生存等。他还讲解了什么是“参数”,并解释了机器学习的构成部分,以及几何的和经济的两种先验。

    杨善林以“科技战略供应链”为题,从“科技战略供应链的基本特征、科技战略供应链的科学问题、科技战略供应链的战略思考”三个方面展开讲述,指出原创的高端复杂产品往往具有颠覆性,创造出具有颠覆性的高端复杂产品是建设经济强国、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经之路,强调高端复杂产品都是在科技战略供应链的支持下创造出来的,因此必须更新科技发展思路,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加强科技战略供应链建设。而原始基础理论研究能够揭示自然和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其研究成果对科技战略供应链的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是人类的宝贵财富。

    在经济与管理前沿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思危大讲堂环节,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李雪松研究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守英教授,天津大学前经济与管理学部主任张维教授,国科大经管学院院长洪永淼教授就经济与管理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作精彩分享。国务院参事、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石勇教授主持。

    石勇主持研讨会暨思危大讲堂环节

    李雪松以“三重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题,预测了2024年全球经济态势,表示2024年国际环境更加复杂严峻,给我国带来了诸多挑战,但也存在一些对我国有利的外部因素,指出中国经济处于“新三期”(疫情后经济恢复关键期、新旧动能转换关口期、外部环境深刻变化调适期)叠加阶段,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以“三重升级”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并具体解释了“三重升级”:推动需求扩容提质,建设强大国内市场(稳增长);推动供给结构升级,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调结构);推动效率持续提升,释放经济增长潜力(促改革),最后提出要加快推动户籍制度,社保制度,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等八大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力,释放经济增长潜力。

    李雪松作报告

    刘俏的报告题目是“理解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底层逻辑——基于生产网络和利益相关方价值的双重视角”,分“中特估”底层逻辑的思考、基于生产网络和利益相关方视角的指标、企业社会贡献与资本市场表现三个部分进行了阐述,指出中国股票市场既往的估值逻辑尚未充分认识到企业社会贡献的重要性,对企业的社会贡献的定价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建议应使“中特”尽快纳入企业社会贡献这一重要因素,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使那些为社会创造更高贡献、能够对经济起到节点作用的企业被合理定价。

    刘俏作报告

    刘守英的报告题目是“数字文明时代的经济学理论创新”。报告指出了数字文明时代的新特点,归纳了数字文明时代面临的新问题,分析了经济学的挑战和机遇,展望了可能的重大理论创新,最后指出数字文明时代下,经济学会更加注重与信息科学、法学、伦理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数据科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博弈论等学科的交叉,并可能会大量使用包括机器学习、复杂大数据计量经济学、大数据与因果推断、人工智能经济学、博弈论与机制设计等前沿研究方法。

    刘守英作报告

    张维以“科技金融与金融系统工程”为题,分享了科技金融的发端、科技金融中的风险管理、推动科创企业融资的金融系统工程思想、金融风险管理体系的系统工程等内容,指出科技金融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驱动力,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关于高风险资产的投融资交易,因此管理风险成为首要。张维强调,科技金融风险的管理依赖于多层次的管理系统及其内部的组织、规则、技术和相关信息子系统,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链接与协调,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进而需要金融系统工程作为思想基础。

    张维作报告

    洪永淼的报告题目是“数智时代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研究范式的演变”,从“数智时代的主要特征、大数据与经济社会测度、宏观统计学与微观统计学的融合发展、大模型统计建模范式”角度进行了详细阐述。洪永淼指出,在数智时代,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改变了经济主体行为与经济运行方式,也改变了经济学研究范式。大数据为人类提供了认识与改造世界的新思维,这是通过大数据发现复杂系统的运行规律、解决现实问题、预测未来变化的新范式。我们正处于大数据、大科技、大模型的时代,加上中国超大人口规模和超大经济规模给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广阔应用场景,这些将为经济学研究提供大量丰富素材。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正在重塑统计科学的研究范式,拓展统计科学的研究范畴,应当充分利用所有数据资源,积极探索大模型研究范式,揭示中国复杂经济系统的运行与发展规律。

    参加本次会议的嘉宾还有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张强,国科大教育基金会主任赵硕,国科大经管学院党委书记张玲玲,成思危基金管委会副主席张皎,成思危基金理事、海景铭建设公司董事长潘国乔,二十四节气大健康公司董事长张秋利等,以及新华社、光明日报、人民网、China Daily、环球时报、南华早报等媒体。

    洪永淼最后代表主办方作总结发言,祝贺Thomas Sargent教授与杨善林教授获奖,感谢与会专家学者分享真知灼见,大会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责编 : 贺静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