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中国科学院大学第三届应用经济学暑期学校开班

  •   7月11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学第三届应用经济学暑期学校开班。本次活动为期5天,以“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邀请众多专家学者共聚一堂,授课交流,共同推动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来自国内外160余所高校的400余名学员齐聚云端,共同学习和探讨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开班仪式上,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国科大经管学院”)院长洪永淼教授发表致辞。他在致辞中回顾了国科大的历史沿革,介绍了国科大经管学院在管理学和经济学研究领域的贡献和成就,历数了经管学院先辈学者们的重要研究成果,如钱学森之于工程管理、华罗庚之于算法、许国志之于运筹学与系统工程等研究,都为中国管理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洪永淼还对经管学院的发展过程、师资力量、人才培养、优势学科等作了简要介绍,并欢迎海内外学者加入国科大经管学院。

      之后,应用经济学暑期学校首场报告暨思危大讲堂第四十六期由汪寿阳教授开讲。汪寿阳主要报告了两个方面的研究工作:一个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风险管理:从比特币与中国碳排放谈起”,另一个是“环境经济学的几个问题及其研究进展”。

      第一部分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风险管理:从比特币与中国碳排放谈起。汪寿阳具体介绍了其和洪永淼教授团队在经济学研究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以2021年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的一篇题为“中国比特币挖矿的碳排放流动和可持续性的政策评估”文章为例,详细论述了“比特币、电力与中国减排”。汪寿阳教授首先从论文的思路来源谈起,提到了中国比特币挖矿的背景。比特币挖矿其实是通过计算机(尤其是大型的计算机器)解题的过程,耗电量甚巨,利用系统动力学仿真实验的方法,研究团队测算了2016年中国政府不加限制挖矿的耗电量和碳排放强度,其中挖矿产生的碳排放达到捷克共和国和卡塔尔两国之和,并预测若不加以限制将会在2024年达到峰值。其次,就政府应该如何应对、措施有哪些,采取措施后的正、负面影响,以及是否可以像欧盟一样针对比特币挖矿征收碳税,譬如新疆、西藏的矿机是否可以转移到云贵川,汪寿阳教授都作了简要的讲解。最后,汪寿阳教授介绍了比特币挖矿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一是资本外逃,二是金融监管。据了解,该文章引起了海内外学者乃至业界诸如马斯克等人的强烈反响,得到了The Economist、Technology、《环球时报》等国内外媒体的竞相报道,为中国政府对比特币挖矿行为的监管起到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第二部分是关于环境经济学的几个问题及其研究进展。在这个部分,汪寿阳主要介绍了团队在2020年以来发表或已投稿的几篇围绕环境经济学展开的高水平论文,除了第一部分提到的“比特币挖矿与中国碳排放和经济安全”(Nature Communication,2021),主要还包括“区域贸易协定对全球碳排放影响”(Nature Communication,2022)、“1.5度温升限制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评估”(Science,2021)、“太阳能光伏发电对中国农村地区贫困水平的影响评估”(Nature Communication,2020)、“海洋运输与公海碳排放”(已投稿Science)和“2060年中国碳中和的技术路线图可行性研究”(已投稿Nature)等相关学术文章,关注数字经济时代产业数字化与产业绿色化协同发展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汪寿阳教授对以上研究逐一进行了讲解,其中着重提及了发表于Science正刊的文章——1.5℃温升限制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评估,作为Science创刊以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署名均为中国人的第一篇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的封面长文,运用了9套模型进行验证评估,选题新颖、内容丰富,被New Scientists、美国NSF官网、CNN、BBC、CCTV、中国科学报等国内外主流媒体竞相报道,对中国政府参加气候谈判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政策启示。

      互动环节,汪寿阳对学员提问逐一进行了解答,并有针对性地给出了建议:一是产业集群在数字经济时代会变得更加重要,与企业生态息息相关,未来产业集群会是什么样一种形态,建议有关学者在国际比较向上多做努力。二是产业数字化的同时关注产业绿色化,注重学科交叉研究,绿色金融和气候研究是当前学术界关注较多的问题,研究内容也较为庞杂。三是针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可能存在的风险,会计在数字经济核算方面大有可为,举例来讲,关于数字经济占国民经济比重,工信部和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就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在核算时关注对绿色产业的核算。

    责编 :刘虹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