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艺术与人文修养系列讲座第28讲——西方音乐史概览

  • 周耀群在讲座中
    聆听的同学们

    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贝多芬、莫扎特、海顿,作为西方音乐灵魂人物,他们带给后人无尽的艺术瑰宝。6月23日19时,来自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的周耀辉教授,引领同学们聆听中世纪的圣咏,倾听维也纳的交响乐。

    讲座伊始,周耀辉首先为听众简单介绍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作为西方音乐历史长期积累下来的一种历史性较强的音乐,古典音乐极富艺术性;古典一词即“classical”可以解释为“经典的”,这就说明古典音乐已经形成一套音乐的基础的经典原则,这些准则正是当今学习古典音乐所必需的。而流行音乐也有可能是严肃的、历史的音乐,但大多以口头和听觉传播,大部分需要通过歌词或者抒情诗表现音乐的内涵,这些与古典音乐大不相同。

    西方音乐起源于古希腊,当时的音乐尚未与其他艺术完全分离,它常常与诗歌和舞蹈结合在一起;中世纪的主要音乐场所是寺院,当时的音乐理论家更多的把音乐看作一种理性的学科而非感性的艺术,正如当时享誉世界的思想家波埃修斯将音乐分为三类,即宇宙的音乐、人类的音乐和乐器的音乐,这些宗教音乐的发展有利于教仪音乐的统一,如久负盛名的罗马弥撒乐《格里高利圣咏》;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形式大大增多,更加讲究音乐技巧,此时的音乐依旧活跃在教堂,像若斯坎·德普雷的经文歌《圣母颂》;之后就是起源于罗马的巴洛克音乐,声乐领域主要是歌剧、清唱剧和康塔塔,奏鸣曲和奏鸣曲则出现在器乐类型中,较为出名的有剧《当我长眠地下》和清唱剧《弥赛亚》。

    西方音乐真正的飞跃时期是古典主义时期,此时维也纳出现了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大师,也被称为维也纳音乐时期,主要是交响曲、奏鸣曲、室内乐四重奏和协奏曲等富于理性和逻辑的音乐形式,如海顿《第94“惊愕”交响曲》以及贝多芬《第三交响曲》;之后的浪漫主义时期、19世纪的民族乐派和逐步庞大的管弦乐队更是大大扩张了西方音乐的普及范围。

    周教授不仅讲授西方音乐知识,还为听众播放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如《圣母颂》、《第三交响曲》等,这些大大加深了听众对音乐发展途中的规章和形式变化的理解。在听众的热烈掌声中此次讲座圆满结束。

    主讲人简介:

    周耀群,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作为访问学者赴德国柏林洪堡大学音乐学系学习。主要从事西方音乐通史和文艺复兴断代史的教学和研究;音乐史与音乐社会学的跨学科研究。主要著作有:《廷客托里斯与文艺复兴音乐观念的转变》、《关于文艺复兴音乐的历史编纂》、《斯特拉文斯基》、《西方音乐简史》等。

    延伸阅读:

    “艺术与人文修养系列讲座”创办于2014年9月,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为培养本科生人文修养、家国情怀而设置的公共必修课程,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科学文化三个专题。讲座邀请北京地区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在艺术或人文领域有造诣的专家学者做主讲人,致力于国科大本科生艺术与人文修养的提升。

    责编 :陈俊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