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随笔

【2022毕业季】苗伟宁:我的读博生涯感悟,保持独立思考

  •   编者按:毕业之际,国科大2022届物理化学专业博士毕业生苗伟宁(培养单位:中科院理化所)收到一份“喜上加喜”的礼物——入选2022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初入科研领域,如何阅读文献?如何找到合适的课题?又该如何面对科研中的失败?苗伟宁有自己的答案。

    苗伟宁

      转眼间,我的读博生涯提前一年画上了句点。回首来路,感慨万千,想复盘总结一下这几年科研生活的浅见,与师弟师妹们分享。做科研的第一步就是要读文献。还记得刚开展研究时,我就像现在刚进组的师弟师妹们一样有疑惑:怎么阅读海量文献?怎么才能搜索到相关的关键文献?

      我的经验是,读文献之前,先了解所在领域的“大牛”。熟练了解他们的名字与研究方向后,可以帮助我们迅速进入这一领域。
      首先,仔细研读他们近几年的综述。重要的综述会系统总结本领域的研究历史和研究意义,并涵盖他们对本领域的思考和研究思路。如此,我们就会对领域发展脉络有较为宏观的把握,知道挑战在哪里,知晓研究的意义。

      对整个领域有较为宏观的了解后,就可以开始搜索并详细研究相关文献。

      这时候不仅要关注最新文献,更要精读一些权威、经典的文献。这一点非常重要,你可以发现原理性的基础解释,为追踪研究打下基础,甚至可能从里面发展出全新的理解或者理论。

    苗伟宁在操作纳米检测显微镜

      研究方向的选择上,有的人喜欢追求热点,有的则反对追求热点。针对这一点,我个人认为可以辩证地来看:对于刚进入实验室的学生来说,追求热点是常态。因为我们总好奇新鲜事物,追求热点之后的课题,或许会很快取得一定的收获,建立自信心。

      但有了一定收获后,我个人不建议盲目追求热点。如果一味追寻热点,说明自己在实验过程中没有独立思考与发现。我们必须放弃热点“舒适区”,逐步形成自己的思考体系,加深对专业深度挖掘,从而有可能突破现有认知的边界。

    苗伟宁在测量液体接触角

      我的导师江雷院士经常提醒我们,做科研也要“贴标签”:寻找属于自己的明细方向,并基于此充分发挥自己所长。这番话,时时萦绕在我心头。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坦然接受失败。仔细分析原因、观察实验现象,及时和导师交流,捕捉实验过程中自己没有注意到的细节,厘清思路,关键且必要。在失败的实验中,我们也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记得我曾在实验中为了制备一种水凝胶纳米线阵列结构,最开始多次尝试得到的样品表面,均没有任何特殊结构。而一次无意将水凝胶连同溶液一起浸泡约两三天后,我发现,样品从模板上脱落了。我当时马上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去观察样品,发现就是我们需要制备的结构。之后进一步调整参数,我们开发了系列柔性纳米线阵列制备方法。

    课题组提出的超铺展概念和超铺展体系

      得到相关结果后,积极和领域内研究者交流,可以迅速了解到其他研究者对自己的研究内容观点,发现不足之处。“旁观者清”,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往往会引发出新的思考。

    苗伟宁在全国仿生智能材料博士后前沿论坛暨未来技术青年论坛做报告

      无数次求索坚持是青涩懵懂的告别礼,也是锻造那个不一样自己的开始。难言的艰辛在时光中消散,不变的热爱在耕耘里流淌,善对光阴,时间必将酬以璀璨的星河。

      由科研到生活,我渐渐体会到,严谨认真地环环相扣是科学攀登路上的独家秘笈。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对“成大学问者”的三重境界的描写,运用在科研旅程上也十分贴切——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刚看文献时的感慨,“大家怎么什么都干了”;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开展实验过程中失败并反复实验,“再咬牙坚持坚持”;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获得意外发现后内心无法言说的惊喜与感慨,“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责编 :李暄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