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随笔

开学第一课,收获颇丰

  •      开学第一课,收获颇丰。

    原以为曾经担任过国务院副总理的他,会不苟言笑,会威严赫赫,但是我们看到的他,是谈笑风生,是风趣幽默。《知识分子与文化修养》,让我们认识到他的魅力,认识到知识分子的文化魅力。

    讲座被一次次的掌声打断,当我们走出会场,翻看手机,朋友圈已被同学们刷屏,字里行间的那份崇敬与感谢是掩盖不住的。毫无疑问,他,感动了我们,叫醒了我们。

    讲座采用不同的表现方式,由短片到音像,使得漫长的讲座显得生动真实,极具感染力和说服力,也令人不禁赞叹于一位老人竟能如此全面地把握现代媒体表现手段,而老人亲自献唱更令青年的我们都自愧不如。老人在外交场合中的机智与潇洒,在政治舞台上的睿智与风度,在日常工作中的好学与善思,暂不提老人的地位,台上老人提起艺术时那醉心的深情和深厚的人文素养,谈及科教事业时斩钉截铁的坚定与决心,便使他从曾经天上遥不可及的星变成了新生心中的一个太阳,照亮了大多数人对人生的迷茫,让我们看清了更多可以把握并可以为之付出一生的东西。

    李岚清爷爷的一生可谓富有传奇色彩,而其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时刻走在时代前沿、人老心不老的生活态度与先进思想更是令我不禁敬佩。在讲座的几个小时中,李岚清爷爷言传身教,用事实说话,真切向我们展示了文化艺术修养对人生活、工作等各方各面的巨大影响,令人印象深刻。

    曾读过这样一段话:判断一种教育是否平庸,就是看教育中人的生命的丰富性和广延性,而不仅仅是当下的、世俗化、基于功利的评价。教育的本质不是传授既定的专业知识和具体技能,而是培养以天下为己任,具有健全人格和创造人格的人。一首轻柔美妙的钢琴曲,使爱因斯坦灵感激发发现了狭义相对论;一首欢快绚丽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使李岚清劝服莫斯科市长驱散在俄反华势力,为北京申奥占得先机。文化与艺术,是好奇心的激发器,是对外交流必不可少的要素。学习文化,欣赏艺术,不仅让我们心灵得以休憩,精神得以升华,更重要的是它同时能为科学学习激发好奇心与想象力,全面开发人的潜能。让从事科学学习的我们个性丰富,全面发展。然而,对于艺术与文化,我们还应该有选择性的欣赏与享受。从音乐方面谈起,比起江南style,各种谈情唱爱的通俗流行音乐,高雅的传统经典音乐显然更能让我们放松身心,收获灵感与好奇心。

    岚清同志又通过描述自己在退休后对篆刻的痴迷和展示自己充满创新思想的篆刻作品,唤醒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技艺的兴趣与好奇。岚清同志最后演唱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也十分传神,让人不敢相信他已年介八十。他已八十三岁高龄,却仍能在台上汪洋肆意几个小时,这想必与他的生活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健身健脑,读书写作”,八个字是李岚清同志的养生法,也应是我们的追求目标。数不清的自刻印章,没有两块是相同的;一幅幅为伟人画的素描,传神精妙;我深深地意识到,不管是文艺工作者,科研工作者,政治工作者,都需要对文化艺术有所涉猎,以陶冶情操,以开拓视野,以获得灵感,他对音乐绘画篆刻的精通一定程度上让我对这些领域有了浓厚的兴趣,或许以后这些艺术将成为我的终身爱好。

           在当下,人们享受着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信息轰炸与感官冲击,被社会洪流裹挟前行,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绪在人群中蔓延。然而倘若事事都问对自己有没有利益,并因此拒绝一切提升人文素养的机会,生命便会因此变得干瘪,质地变得单薄,终究不如那些被艺术充盈的人生的完整。许多时候正是这往往被很多人忽略的文化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促成了许多难以解决之事,拉近了原本冷漠隔阂之心。我们首先得是一个人,然后才是一个学生,乃至日后我们将要从事的各行各业中的中坚力量。李岚清同志的讲话让我认识到人文情怀是如此的重要,又非常易于培养。 而现实中我们常常听到诸如科学家教育家或政治家搞艺术就是不务正业,但是我想说艺术与你所从事的职业并不矛盾,就像理想与现实并不冲突。只要我们有心,国科大其实给我们提供了非常良好的平台,例如博士合唱团,高雅艺术进课堂等等。日后我必将有意识的培养自己成为德才兼备的人,积极阳光的人,祖国需要的人。我们怀着一颗赤诚报国之心来到国科大,今后沐浴的将是比别人更坚苦的风雨,迎接的将是比别人更璀璨的新生。

    对于我们这些将来有志于向国际方向发展的大学生来说,一个坚实的文化基础,无疑是我们发展的必要条件。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了解各国的历史,从而才能做到包含理解各国的文化,才能在其他道路上走得远。所以,听了李岚清同志的演讲后,我深刻认识到了文化的重要性。    

     或许,艺术之于科学抑或人生,不应当是笼子之于鸟雀,而应当是细线之于风筝,正是有了这看似无关紧要甚至束缚了风筝的线,风筝却因此有了挑战苍穹的勇气。聚光灯下,万物绚烂,我愿将科学艺术和责任背负肩上,默默前行。

    责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