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随笔

遇见国科大,是什么触动了他们的心

  • 遇见国科大

    2015级研究生采访实录

    编者按:2015年,国科大共迎来硕士生7980人,博士生6299人。他们在开学典礼上与国科大开始了一场美好的相遇。入学一周,让我们来听听他们有何感想。

    郑昕
    ——工程科学学院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以前每次看见或听见这句话时,我都因为听得太多而麻木得没有感觉,这次确实被胡亚兵叔叔打动了。1999年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时,有成千上万的人跟胡亚兵一样的极度气愤,却不是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该为国家做点什么。只是一个建筑工地上小工的他却意识到了,要想让悲剧不再重演,要想让人民不受欺辱,必须发展高精尖科技。那年,他发誓每年捐款一百元,在有生之年捐款一万元,要为国家发展高科技尽一份心力。这样的觉悟,这样的坚持,怎么能不让人感动?我想,白院长接过他捐来的1万元钱,肯定要比接过国家拨来的1个亿还要沉重。
     
    既然,胡叔叔把国家发展高科技的希望寄托给中国科学院,寄托给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同学们,我身为这里的学子,就肯定要肩负起自己对国家、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国科大师资力量特别强大,老师上课不讲教材,讲自己在这个领域内的研究经验和成果,倒逼着学生读原著文献,学生的知识面自然也就拓宽了。我刚刚上了《高等工程热力学》这一门课,老师课上讲的方法和理论都很新,激起了我的好奇心,让我非常想听下去。
    虽然,我们专业还没分导师,我希望能跟着陈海生老师做储能方面的研究,最终成为这个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就像白院长寄语我们的:希望同学们想到的不仅是自己,更能够兼怀天下,在科学道路上砥砺前行。如果我能做到,这也将会是我对胡叔叔善心的最好回报。
    (国科大记者团王亭亭 采写)
    周龙
    ——计算机与控制学院
    “开学典礼上印象最深刻的是农民工胡亚兵为国科大捐赠1万元。一个农民工,在昏暗的车间,在嘈杂的施工现场,在烈日下,摸着口袋里的血汗钱,要养家糊口,要省吃俭用多少年,要流多少血汗,才能一点点攒出这一万块钱?想到这些,我便感受到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作为国科大的学子,要心怀天下,不仅要在学术上有所追求,也要肩负起人民的殷切期盼,有着兼济天下的情怀。当我听到白院长讲,“在这个追求速度的时代,希望你们能够放慢脚步,选准方向,打好基础,不要急于发表多少文章,不要过早地担忧就业前景。有足够的坚持与世俗的洪流保持理性的距离”,也令我想起当初选择国科大的初衷,就是那份怦然心动,令我坚持至今。希望无论如何,都能一如既往地坚持曾经的学术梦想。对于国科大的印象,尽管怀柔比较偏远,但是长城脚下,雁栖湖畔,它也给我们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学术氛围。对于未来,希望自己能在专业领域有所创新,有所创造,不负初心,不负国科大的培养,不负人民的期望。
    (国科大记者团许玉婷 采写)
    郝继龙
    ——微电子研究所
    能进入国科大的学生,大都自带很多光环,也自带很多当下年轻人的浮躁心态。白院长在开学典礼时告诫我们,“要放慢脚步,选准方向,打好基础,不急于发表多少文章,不要过早担忧就业前景。静静的聆听自然地声音与内心的回响,有足够的坚持与世俗的洪流保持理性的距离。”我觉得是很有必要的,不管你以前多么优秀,来到这里就要从零开始。雁栖湖校区环境十分优美,很适合静心读书做科研。我昨天去图书馆了,馆内布局很舒服,纸质书目和电子书库都十分齐全,以后可以在里面消磨大把的时间了。
    昨天上午,我上了周玉琴老师的《高等半导体物理》课,老师讲课思路特别清晰。我以前不懂的地方,比如“半导体能带理论”,经过她细致地从浅入深,由基础的电子论逐步过渡到高等能带论的讲解,我很快就搞清楚了。周老师很幽默,也注重跟同学们的互动,所以上课氛围特别好。
    9月13日晚上,我们微电子研究所的53个新生在操场草坪上聚会,大家讨论着来国科大的感受,分享着各自的人生经历,计划着未来的研究方向,很快就熟悉了起来。很多人约好了有时间一起去图书馆读书,一起去上自习,一起出去游玩。
    “十一”黄金周时,我们班里7个人已经计划好了要一起去“两弹一星”纪念馆参观,感受前辈们的科学精神,激励自己投身科研。我觉得在学业之余,能结识这么一批优秀的伙伴,也将是我人生中的很大财富。(国科大记者团王亭亭 采写)
     
    齐丽杰
    ——计算机与控制学院
    生命从头到尾都是一场浪费,你需要判断的仅仅在于,这次“浪费”是否是美好的。正如白春礼院长在开学典礼所说,“在这个追求速度的时代,希望你们能放慢脚步,选准方向,打好基础,不要急于发表多少文章,不要过早地担忧就业前景。”是的,在学生时代就过多地考虑功名利禄,其实是蛮悲哀的一件事情。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风景如画之地建起的国科大校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适合学习与科研的清静环境。在这里,我们远离了功利与嘈杂,也享受到了学习与阅读带来的仁与智。这样的学习环境或许很难再遇到了,而既然遇到了,我更不想错过些什么美好的东西。在这里,我不想再如大学时代浑浑噩噩地度过,不想再忙忙碌碌地度过一天,却不知道这份忙碌收获的到底是什么。上第一节课时,望着新的教室我想起了胡适先生曾说“你要深信,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是的,在这样优秀的学习环境中,我会自信地面对研究生三年的时光,不再去怀疑自己的努力是否只是收获了别人的嘲讽与戏谑。
    (国科大记者团 谢鹏 采写)
     
    章浩东
    ——地学院
    白院长特意在开学典礼上,给所有的新生分享胡亚兵叔叔为国科大捐款一万元支持科研工作的事迹,让我突然感受到了国科大的特殊性。这样一个依托中国最顶尖的科学殿堂——中国科学院而开设的大学,迄今,已有52个中科院研究所,承办了国科大12个科教融合学院,一大批科研一线杰出科学家,走上了国科大的讲台,大力推进科教融合,希望同学们能站在老师的肩膀上,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取得更伟大的成就。
    在这里,如果没有科学报国之心,如果没有发现科学奥秘的好奇心,如果没有探索未知的坚韧和果敢,那真的就没有资格说自己是国科大人。胡叔叔把国家发展高科技的希望寄托给中国科学院,寄托给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同学们;师长们把严谨求真的治学态度,把最近的科技成果,把最成熟的研究方法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踏踏实实地做学问呢?
    今天下午上课时,老师问我们有没有看过the feynman lectures on physics(费恩曼物理学讲义),只有几个人举手。我知道了要想跟上国科大紧凑的课程安排,要想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就一定要多做延伸阅读。这是国科大老师教会我的第一课,谢谢老师!(国科大记者团王亭亭 采写)
    蒋波
    ——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
    开学典礼上最打动我的是胡亚兵大叔。1万元,对于那位叔叔而言,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他却有着强烈的意识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尽一份力。今天我们花着人民的钱上着自己的学,我们不该忘记他们。未来腾飞之际,想想你脚下的垫脚石,有你爸妈,也有同学师长这些身边的人,是不是也有我们根本不曾认识的广大民众。来到国科大,我真的增长了见识,也感受到了国家对我们的期待!作为国科大的一员,我们为此感到骄傲。(国科大记者团 谢鹏 采写)
     

    责编 :陈俊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