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随笔

国科大2020届本科毕业生孙行之的学习感悟

  • 编者按:

      2020年7月25日,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18届、2019届、2020届三届本科生毕业深造及就业情况统计报告。2020届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生孙行之作为毕业生代表在会上发言,介绍了自己在国科大的学习收获。国科大新闻网与你分享孙行之在发布会上的演讲,看他如何在国科大享受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遇见不可思议的自己。

     

      一个炎热的下午,阳光穿过茂密的树叶,投影在教学楼到宿舍的小路上,这是我进入大学的第一天。宿舍楼人头攒动,我看到一张张好奇和紧张的面孔,想必自己也是这样,在脑中默念着儿时的梦想:来到国科大,我要成为一名科学家。过道的尽头,两个同学激动地讨论着,手里拿着传闻中的苏联数学教材。我看着那本绿色的、厚厚的书,下定决心,我一定要心无旁骛,把大学全部的时间投入在这几本书中。

      开学了。我一早就跑到图书馆,翻开本子,看书做题。同学邀请我去聚餐,我没有去;元旦晚会,我没有去;室友邀请我参加武术协会的活动,我也没有去。我想,我是国科大的学生,就应该一直在学习。就这样,我在学校度过了一段紧张的学习时光。我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可我并没有觉得特别高兴。我仿佛回到了疯狂做题的高三,却并没有感到高三时的充实。我扪心自问,这样的生活,是我想要的吗?

      直到大二有一天,我的大学英语老师郑群教授找到我,邀请我参加英语辩论社的活动。想到还没做完的习题,我犹豫了。老师却一再坚持,劝我一定要抓住机会,增长见识。我反复纠结,最后还是同意了。

      从此,我的国科大生活发生了我从未想过的变化。我加入了国科大的英语辩论队,通过选拔,准备参加全国比赛。每周,在做完习题后,我总会匆匆跑到教室参加赛前培训。我学习着课本中没有的知识:经济、教育、政策。我了解到社会中的各行各业,每个人群都有着不尽相同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我第一次认识到,无论人或事,都具有复杂性,一个简单的标签,并不能将其完全概括。辩论的过程,就是去掉这样的标签,探讨事物背后的逻辑和可能性。我突然想到,我就一直给自己贴着这样的标签,所谓的“我是国科大的学生,所以我应该闷头学习,不闻外物”。这样的标签,终归是我从高中以来对“国科大”的片面想象。

    孙行之(中)与指导教师杜朋(左)、本科生任寅(右)在辩论赛现场合影

      于是,我开始尝试着打破我身上给自己定义的标签。我渐渐发现,在国科大的可能性,远远不是一个标签可以概括的。我们辩论队,在辩论比赛中和全国的大学生探讨时事,击败了英语专业的同学,获得了全国二等奖。我为学生会、社团的活动设计海报,享受创造的满足感。我和游泳爱好者协会的同好们,在泳池享受鱼儿般的自由。在竞选班长时,我站上了讲台,并如愿得到为大家服务的机会。我的学习成绩并没有受到影响,反而,丰富的课余活动使我有了更多精力,去学习我喜欢的微分几何、数理统计课。在国科大,我学会了与人交流、重新认识了自己和世界。

      我开始明白,在国科大,除了在教室做题,我其实有很多机会,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大三时,我在学校资助出国访学的申请表上填写了自己的名字。我到了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课堂上,我体验了哥大自由讨论、碰撞思维的风格,也认识到了国科大课程注重基础的好处。课下,我和教授探讨论文,学习前沿的算法。闲暇时,纽约的博物馆、音乐会让我流连忘返。

      在国科大,我对祖国科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入学时,我们参观了雁栖湖校区的“两弹一星”纪念馆。当年,两弹元勋们正是在这里,在“一穷二白”的艰苦条件、发达国家的百般阻挠下,研发出了两弹一星,中华民族站了起来。我们学习了郭永怀烈士的事迹,深深感动,他将生命的全部献身给了两弹一星的伟大事业。大一到大三的每一年,在科学家班主任,国家天文台书记赵刚老师、青年班主任吴晓姝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国家天文台的兴隆观测基地、怀柔观测基地和明安图观测基地。通过望远镜参观,我亲眼见识了我国天文观测技术从当年的小望远镜到如今的郭守敬望远镜、“天眼”的进步。天文台的老师向我们介绍,一个小小的红外器件,遭到了外国的技术封锁,辗转多地也很难进口。我开始明白,“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这句话的含义。我也暗下决心,学成以后,一定要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我进入高年级,国科大“科教融合”的资源优势,在我面前显现出来。国科大、中科院各研究所众多优秀的科研前辈和极小的招生规模,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机会,无论是上课、答疑解惑、或是参与科研。

      老师们常常使我醍醐灌顶。我的学业导师王友德老师,是研究几何分析的大数学家。在我迷茫的时候,王老师鼓励我打开思路,不必局限于基础数学,要在更广阔的领域寻找自己真正的兴趣方向。概率论研讨课上,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巩馥洲老师带领我们讨论学习严谨的概率理论,并通过实践学习前沿的应用方法。老师介绍了算法研究在学术和工业界的异同,开阔了我的眼界。老师说,扎根基础、博采众长才是创新之道。

      在国科大,本科生也有很多的科研机会。大一的暑假,每名同学都要到各个研究所参加科研实践项目。我选择了中科院物理所的软物质实验室,跟随当时的学业导师李明研究员学习了单分子生物物理的各种实验操作,并通过阅读文献,学习了单分子荧光显微镜的数学模型。大三时,我参与了科创计划,在国科大工程学院余永亮教授的指导下进行了斑马鱼动作捕捉和行为建模的研究。大四时,我选择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的李雷研究员作为导师,完成了“犬科动物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双重特征分析”毕业设计,并被评为优秀毕业论文。

      在科研过程中,老师给了我耐心而富有启发性的指导。进行毕业设计时,每周我会有一到两次的机会,去和李老师面对面交流学习心得和研究进展。老师会引导我发现有意义的科学问题,并建立简洁有效的数学模型,解决问题,学习应用数学的研究思路。老师常给我讲一些科学发现的过程,以及他在中国、美国科研和任教的亲身经历。他的研究进展,使我明白道理、开阔眼界。每当我取得一些成果,老师都会真诚地鼓励我,他的热情深深地感染了我。我在李老师的指导下,出色地完成了毕业论文,并计划继续深入研究相关问题。

      毕业后,我将在耶鲁大学继续我的学业。我的大部分同学也将去往中科院各研究所和国内外顶尖高校继续深造。这样的结果,和国科大重视基础的教学设计,科教融合的丰富资源是分不开的。

      又是一个炎热的下午,我走在教学楼到宿舍的林荫道上,回想着四年前的那个下午。我的国科大生涯,和我那时的设想并不完全一样。的确,我在教室和图书馆中学习了丰富严谨的知识,打下了扎实的数理基础,但这远远不是国科大的全部。在活动中,我获得了成长;在许多优秀科学家的亲自指导下,我明确了未来的方向,学习了科研的思想和方法。这四年里,国科大给我提供了无数宝贵的机会。如今,我将暂别国科大,向科学研究的理想更进一步。对于这些教授我知识、鼓励我丰富自己、引导我入门科研的老师和同学,我充满感激。

      遇见国科大,遇见未来不可思议的自己!

    责编 :余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