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随笔

经师易遭,人师难遇

  •   硕博生涯即将结束,二十几岁中的一大半都经历在了化物所。

      化物学子,或是五年欣喜顺利毕业,或是六年延期也还可以,还有漫长的七年无奈等待,八年。。。。。那是抗战。

      我是六年的。这六年,每一年,都有着不寻常的经历,但是给我指明方向的永远是我的恩师。

      还记得几年前,那时我研一在中科大代培,每日只是上上课过着悠然的生活。忽然有一天收到上课通知,我导师要来给我们上专业课,简直晴天霹雳。那时在科大玩得欢脱的几乎连自己导师的样子都不曾记得了,但是老师在上课时依然能叫出我的名字。下课后本想打个招呼就悄悄溜走,但是他还是把我和我们组其他的小伙伴留了下来,请我们吃了一顿大餐。还记得他对我们说,在科大选课不要选太难的,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如果想学某些门课程,可以去旁听,避免了考试会轻松不少。科大资源多,名师多,这一年你们一定要好好积累。从那之后,我略有收敛,放松的时间变少了,更多的是像老师说的那样,这一年我要注重积累。

      回到所里,老师第一件事并不是问我在科大成绩如何,而是问我有没有女朋友,我说没有。他说:“男孩子不着急,尤其是化物所毕业的男博士,是非常抢手的。”从这一刻我暗暗决定,爸妈催就让他们催去吧,我要安心学术,投身科研即是家。记得转博答辩,老师本应出差开会,但是他还是退掉了那边的会,说:“你们转博答辩,我不在,对你们不利。”。

      转完博,新学期,有了能干的师弟、有了漂亮的师妹、还有了更高的工资。记得有一个周末,下午刚开完组会,被老师留下:“今晚有空吗?我老婆孩子不在家,这是六百块钱,你和你师弟去买点海鲜,咱们晚上去我家吃。”又一次与老师交心,这一次我们喝着酒吃着海鲜,谈着人生,谈着理想。虽然没有正面的去谈科研、谈实验,老板还是侧面说着平时还要再努力些,再上心些。

      博二,实验不顺,拖着疲惫的身躯带着憔悴的面容泡在实验室,可能是抵抗力不佳,生了个不大不小的病,本来还想坚持着,但老师知道了发了个微信给我,让我回家休养一阵再回来,实验失败还能再做,身体可是革命的本钱。

      这一年,终于熬到要毕业。整理着手头的工作,准备发表还未曾发出去的文章,回想着与老师之间发生的点点滴滴,亦师亦友。

      博士生的导师与中学、大学的老师并不一样,中学大学时候的老师主要工作是传道受业和解惑,而我们的“人师”还需要给我们指明人生大的方向!

      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愿在左右,供给洒扫。

     

    责编 :蔡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