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随笔

采 薇

  •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伯夷和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伯仲叔季,一个老大一个老三,相传孤竹君喜欢老三,欲将王位传于叔齐。老爹死后,老三觉得长幼有序,王位该归于大哥,但老大觉得老爹有遗愿就该替他完成,此乃孝道,于是坚决不受王位。然后老大就跑路了,老三一看,卧槽,还能这样,果断跟着老大一起跑路了,留下了历史上没啥名气的老二背锅继位。

    靡家靡室,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伯夷和叔齐哥俩一路潇洒一路浪,行千里路读万卷书,直到年老之际才想起来自己的终老还没着落呢。四处一打听,传闻说西伯昌善待老人,就决定投奔西伯昌。可惜时运不济,待他们刚到目的地,西伯昌就死了,更不巧的是,武王借机兴兵伐纣。按现在的看法,纣王昏庸无道,武王兴兵乃是顺应天命。可在当时胜者未决,纣王是高高在上的君主,君君臣臣,兴兵犯上是何体统?

    我想,凡人本性趋利避害,此地不宁,可怜伯夷叔齐老哥俩又该车马劳顿另寻安壤了。可是不是的。他们二人叩马而谏,堵住武王的马车,质问武王,“父死不葬,爱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

    这两个问题着实让人肃然起敬。其实伯夷叔齐彼此以国相让已经很能体现两个人的品行,但是有尧舜禹禅让传位的珠玉在前,他两的壮举并没有让我格外惊讶。而在武王战马前的这两个问题才是真正让我万万没想到之处:在系统的儒家思想成型之前,在强弱悬殊的绝对力量面前,在两人垂垂老矣需要求助于别人养老之际,在武王的封地上,老哥俩相互扶持着站出来对代表着绝对力量的武王发声质疑:你爸死了你不好好下葬反而操起干戈,这是孝顺么?你以臣子之卑弑杀君主之尊,算哪门子的仁义之师?

    这两个问题真是振聋发聩,武王被这两个问题堵得哑口无言,要是稍微知羞懂耻还得面红耳赤一番。武王手下兵卒想灭口,被姜子牙制止,然而聪慧如姜太公,对着这两个问题也没能说出一番道理,只是赞了一句,“此义人也”。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武王是否能代表仁义之师就当时情况的确不好判断,但仗的的确确是打赢了。据武王的前线新闻报道,商纣王的奴隶兵卒在战场上纷纷倒戈,不战而降,可见纣王早已失心于民。武王克商后,天下宗周,一片祥和。伯夷和叔齐却接受不了这样的天命,于他们看来,君臣之道是天下正道,以臣弑君乃是大逆不道。他们内心中强烈的道德准则让他们感到难堪,甚至让他们食难下咽:大周立之不义,就连吃周朝的食物都让他们感到恶心!这种强悍的道德约束力如今不闻久已,而在当时民智未开之际,更是不为大多数人所理解。在我看来这几乎是一种“精神洁癖”。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于是他们决定做历史的逆行者。

    你们说武王伐纣师出仁义,而在伯夷叔齐看来这表面的仁义实质上不孝不仁;你们说天下宗周乃是顺应天命,而伯夷叔齐却觉得这天命不过是掩盖窃国逐权欲望的遮羞布!这样的时代让伯夷叔齐感到不耻和厌恶,而他们已经老去,已经无力再改变这个昏聩的世道。那么,就离开吧,扔下令人作呕的食物,离开这个污浊的朝代!

    这两个鬓须皆白的老翁选择离开,朝着这浑浊世事中最清明的方向,寻找这礼崩乐坏朝代中最干净的土地。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伯夷叔齐拖着老迈的躯体,一路跌撞,寻到了首阳山。首阳山,光这名字就非常得我心,仿佛能看到穿过树影的灿烂朝阳,闻到弥漫林间的清新气味。然伯夷叔齐的内心或许没有这么浪漫。人生于天地之间,不可一日无食,这是避无可避的刚需。这首阳山水土丰沃,又无巨齿野兽,那么,就这里吧,就选这里做自己的终老之地吧。

    两位老人早已没有缚鸡之力,更遑论打猎播种。没关系,首阳山上有各种野菜,能吃不能吃也不重要,只要生命还在,就这样维持下去吧。没有遮蔽风雨的茅屋,也没有遮身蔽体的衣裳,都不要紧,这里有最重要的,他们追求的,内心的安宁平静。

    只是区区野菜,实在不足以让生命坚持下去了。及饿将死,他们作歌而唱,其词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最终,饿死于首阳山。

    鲁迅先生在《故事新编.采薇》中写,其实两位不是必要饿死的。是山下有某路人上山嘲讽二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们吃的薇菜,难道就不是大周的么?两位听闻,深觉有理,竟连薇菜也不吃了,最终绝食而死。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不难想象鲁迅先生写结局时候的嘲讽神态,即嘲讽满口仁义道德的武王,又嘲讽遵循礼教的伯夷叔齐,同时还嘲讽上山质问二位的路人。

    可我确对伯夷叔齐生不起嘲讽之心。他们以身殉道的行为让我颤栗,让我感慨,让我心生崇敬!他们的死,在我看来,实重于泰山!他们心中有自己的道德标准,而且他们一生都在这样的道德标准下生活,不求闻达于天下,但求一心之安宁。所以王位虽好,不明正言顺则不受;所以王于兴师,仁义不齐则不平,不平则鸣;所以周栗虽甘,却是受耻之食,宁饿死而不受!人行一世,死有何惧,但求浩然之气长贯一生。

    后来,伯夷叔齐的故事随着采薇这首民歌流传了下来。直到几百年后,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过了几十年,屈原在《九章.橘颂》中将伯夷叔齐定为行事之榜样。再过百来十年,司马迁将《伯夷列传》作为人物列传的首篇。陆陆续续,伯夷叔齐的身影在以儒家为尊的中华文明中处处可见了。

    再后来,我们走出了封建桎梏,摆脱了列强欺辱,推翻了孔家店,打翻了破四旧,我们将目光凝聚在经济建设上。我们关心的是粮食与蔬菜,房价与油价。我们步入了有史以来最文明最富强的时代。提起伯夷叔齐的人渐渐少了,甚至很多人都不再理解他们的选择。

    尊父遗愿,是为孝;离乡让国,是为悌;叩马而谏,是为义;不食周粟,是为忠。忠义孝悌,四样占足,我想,这样高尚的人格不该被忘记!虽然不需要碌碌世人与之相齐,但这是一把标杆,一个完美的参照,让我们可以衡量自己,告诫自己:人行于茫茫天地之间,俯仰一世,可以选择的道路有无数,自己一定要把持住最基本的道德,取之有道,行之有道,取阳谋而弃小计,尚仁义而鄙卑劣,这才是君子之道,也是长久之道。人活着不单单是衣食住行,人活着就该顶天立地,无愧于心。

    首阳山上春光依旧,伯夷叔齐早羽化渺渺。但我希望伯夷叔齐的精神不要被繁杂的世事掩盖;我希望每一个中国人都能了解他们,都能从他们的故事中汲取到力量;我希望道德能成为我们的共同的信念,永远不被丢失的信念。

     

    责编 :黄巧